扎根新家勤耕耘!新大龙人有新憧憬
2018-01-19 08:54:34 来源:党政办 作者:姚双容 刘涛 任恩多 点击:
初入新家,感受温暖
德龙新区A区已大变了样!
随着2017年底第二批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中的324户德江群众顺利入住,A区已然朝气蓬勃地热闹起来。初到新家园、初入新家的群众们,常三三两两摆一个“龙门阵”,讲述各自过往生活的艰难辛苦,谈论现在的生活变化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向往和谋划。
德龙新区A区
安红超是从德江桶井乡迁入德龙新区的群众之一。刚搬来不久的他,对新家园发生的点滴温暖都记忆深刻。
去年12月25日集体搬迁,因临时有事,安红超没能和老乡们一起搬来,第二天,他独自前来。在德龙新区A区10栋楼下,家在6楼的他正为搬运家用物件、包裹发愁时,陌生的新邻居们过来,打过招呼,就热心地拎起东西喊他前面带路。“这些旧老乡、新邻居真的特别好!”高大的安红超瞬间就被感动了,“我还没来得及道谢,他们就已散去。”
德龙新区一角
家,是新家。但是对大龙开发区,安红超不仅不陌生,还很熟悉。“等了一年,终于如愿住进了新家!未来我要在这里开启我的新生活!”越是了解到搬迁背后的内容,越能感同身受安红超难抑的欣喜。
大龙开发区与德江开始对接搬迁群众迁入大德新区安置点事宜时,安红超就很想完成搬迁。而在2017年1月份第一批搬迁启动时,由于一些缘由,搬迁名单中并没有他的名字。但是这个意外,并没挫伤他迁入大龙的愿望。他横跨近300公里路程,前来大龙找工作、租房子、谋生活,在第二批搬迁启动之前,他就已经在大龙初步安定下来,并进入到贵州中伟集团务工。
舒适的环境
期间,安红超不时跑到德龙新区项目建设点上了解情况,深深感受到了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对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视,再加上切身感受到大龙在一年里的发展变化,他搬迁过来的愿望越发强烈。“这个新家很不错!”如愿实现搬迁的安红超说,等将新家收拾好了,就接在外务工家人回来,在新家过新年,然后让孩子在这边上学,大人也在这边就业,真正地安顿下来。
回首以往,努力前行
搬入新家,是一件开心、幸福的事情。安红超在憧憬未来时,也不会忘记老家的生活。
桶井乡是一个极贫乡镇,交通路网不发达、基础配套不全面、经济收入不可观、产业发展待提升,在这个地方生活了25年的他,也看明白了——留在山村,发展前景很模糊,增收脱贫致富,难。
要么一年到头绑在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上不断循环耕作,要么背井离乡打工维持生活,乡村生活,没有给安红超更多的选项。结婚,添丁,再添丁。安红超家的开销越来越大,承受着这份压力的他,成为了外出务工队伍中的一员。外出打工前,安红超还有个小预算,打算在每月家用开销之余再存些钱作为日后的创业资本,但没想到,在外务工这些年,也仅仅能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德龙新区建设中的幼儿园
两个孩子也即将入学,安红超终于发现,快支撑不住了……也就是在这当头,大龙开发区主动承接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涵盖德江精准贫困户。“树挪死,人挪活”,安红超了解相关政策后,开始深入了解大龙:大龙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辖区企业多、发展前景大、交通优势明显,种种综合因素,让他很快拿定了主意。“这里基础条件好、配套设施全,就医、就业、就学有保障……”安红超说:“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好的教育平台,也为给自己找寻更具发展潜力的发展平台,我毅然选择做个新大龙人,在这片土地上开启生活新篇章。”
展望未来,谋求发展
自正式迁入大龙后,安红超看到开发区内东亿电气、箱包产业园、振龙矿业等十多家企业纷纷前来德龙新区设点现场招聘,为这些新大龙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在中伟上班的他,深知就业创收对稳固新家庭的重要性。
尽管出自农村,但安红超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年轻人。安红超同村的几个要好伙伴也在此次搬迁行列中。虽然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未来规划,但他们却始终相互帮助、鼓励,励志要以自身的技能和年轻有拼劲,在新家乡实现增收致富。
辖区企业到德龙新区现场招聘
到中伟上班数月的安红超每月都能拿到两千多元工资,有这笔收入,初步稳定下来不成问题。但是想要进一步发展创收,扩宽发展前景、提高生活质量,依靠自身技能创业显然比就业更有力些,但是同时,也要承担额外的风险。对此,安红超早有计较。会理发的他早已留意大龙的每个角落,他想在一处人流量大、市场竞争小的地方开家理发店。“有梦想就要去尝试,不管创业的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现在的决定。”
安红超对未来的憧憬,是2017年搬入大龙第一批、第二批共计534户群众的一个心理缩影:通过大龙开发区这个快速发展的良好平台为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成长机会,找寻到适合自己发展增收的优质渠道,做更多的对家庭有意义的事情,体现出人生价值。